别躲在这个地方!不同场景遇到「地震」时⚡『这样做』能保命!防身知识一定要懂!
by |
亚洲有多个地区是地震高危区,如台湾与日本。就连大马也已经不再是“零地震”国家了,所以在地震时该如何保护好自己,成了每个人必备的知识。
根据《星洲日报》报导,发生地震时,大家需要谨记保命的3步骤:“趴下、掩护、稳住”,最重要的是保护头部,避免颈部受伤。另外,身处震区时,在不同情况之下其实也有不一样的应对方式。大家可以学起来,有备无患!
不同场景的应对方式
1. 在客厅、餐厅、书房
如果附近有桌子,尽可能躲在桌下(除了玻璃桌面的桌子以外,餐桌、书桌都可以),抓稳桌脚,保护自己。如果附近没有桌子,应远离玻璃窗、吊灯、吊扇、易倒塌的橱柜,以及可能移动的钢琴等物品,保持低姿势并以双手保护自己的头部和颈部。
2. 在床上
留在床上,并利用枕头或棉被保护头部,直到地震结束。
3. 在厕所
厕所中支柱比较多,相对是比较耐震的地方。地震强烈摇晃时,要注意墙上悬挂的镜子以及橱柜或置物架上的物品是否会掉落。如果正好在泡澡,可以放低头部,低于浴缸边缘,并用手保护头部。浴室有水或肥皂,在移动时要注意脚底下别滑倒。
4. 在厨房
如果是正在瓦斯炉旁使用炉火,立即随手关闭瓦斯,就地避难,躲在餐桌下,直到地震结束。如果无法顺手关闭瓦斯,请先就地避难,躲在桌子下,保护自身安全,不要贸然冲去关火,以免受伤。
5. 在开车
不要惊慌,缓慢停靠在路边,待在车内等待。不要停在天桥下、大楼旁、电线杆旁,否则恐因建物坍塌压到车子;也不要跑出去,避免被一旁建筑物掉落物砸伤或是被后方车辆撞伤。
6. 在教室、办公室
利用桌子来保护头、颈部和身体,以免被掉落的电灯、电扇或天花板等物品砸伤。注意别往上看,因为日光灯可能会破掉,如果往上看很容易被破片刺伤。
7. 在车厢内
由于车厢可能因减速和地震而不稳,乘客务必紧握支撑物,将身体重心放低,以免跌倒受伤。
准备好“紧急避难包”
紧急避难包应放在家中及工作场所随手可拿到的地方,里面应准备好矿泉水、食物、证件影本、急救用品、手电筒、小毛毯、收音机、电池等必需品,且应该随时更新,至少每半年一次。
不能躲在“生命三角”
另外,网络上还有文章指出,当建筑物倒塌时,会在家具周边留下一些空间,形成“生命三角”,建议地震时要躲在桌旁、沙发旁或墙角。但专家指出,大地震一旦造成整个天花板塌陷,死亡率很高,根本难预防,即便躲在“生命三角”一样难逃一死,躲在桌子下、床底反而可以避免头部被砸伤。
地震征兆:
地面异常变化、地温异常、动物异常行为、气象变化、地下水位变化、岩石变形等,都是地震前比较常见的现象。
防患于未然!在天灾面前,人类真的非常渺小,所以一定尽全力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!所以提前认识这些预防措施一定没错~
-以上文章由Rojaklah小编整理报导
相关文章:
Like Rojaklah Facebook!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