◤清明节该不该烧纸钱!?◢到底是一种浪费还是…来看看古人怎么说~


古诗《纸钱诗》曰︰“纸钱纸钱谁所作,人不能用鬼行乐。一丝穿络挂荒坟,梨花风起悲寒云。寒云满天风刮地,片片纸钱吹忽至。纸钱虽多人不拾,寒难易衣饥换食。劝君莫把纸钱嗔,不比铸铜为钱能杀人。朝为达官暮入狱,只为铜山一片绿。”

这首诗隐隐透出对祭坟烧纸钱的批判意向,认为纸钱“寒难易衣饥换食”,其实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浪费。正如唐人王建成所说︰“三日无火烧纸钱,纸钱那得到黄泉”(《寒食行》)。

纸钱,旧称“楮钱”或“楮币”,包括用黄纸剪刻出的圆廓方孔铜钱形纸片,用锡箔或草纸折叠成的“元宝”,上面打眼的长方形黄纸片,以及印刷而成的“冥币”。祭坟时,或插挂坟头,或在坟前焚化。

作为货币流通所用的纸币的起源,应是宋代的“交子”。但作为“阴间”的流通货币“纸钱”,在传说中似略晚于东汉蔡伦造纸之时。

纸钱的传说

蔡伦造纸,获利甚多,他的嫂子慧娘便让其夫蔡莫去跟蔡伦学习造纸。蔡莫学艺三个月后,回家办了个纸坊,无奈技术太差,造出的纸质量不佳,堆积如山,难以销出。

慧娘灵机一动,想出一计

当天半夜,蔡莫大声痛哭,惊动了左邻右舍前来询问。只见慧娘直挺挺躺在一块木板上,脚跟前还点燃了长明灯。

蔡莫边哭边说︰“就是这些纸卖不出去,气死了慧娘。”说完拖过一捆纸来,一张一张就著长明灯的火焰烧了起来,他说要把这些纸统统烧成灰烬,以解心头之恨。

烧着烧着,慧娘便“活”了过来,并告诉大家,她到了阴间之后,马上被安排去推磨受罪,幸而蔡莫烧纸,在阴间能当钱用,她把钱全部送给了三曹官。

三曹官得了钱财,便暗暗地打开地狱门,把她放回人世。蔡莫听了,连忙又烧了两捆纸。这消息一时传开,人们纷纷来买纸去烧,以便逝去的人不在阴间受苦。

这就是纸钱和烧纸钱习俗的来源,当然是不可信的,充满了迷信色彩。

到唐宋时,烧纸钱祭墓已蔚然成风。“寒食家家送纸钱”(唐.张籍《北邙行》);“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”(唐.白居易《寒食野望吟》);“纸灰飞作白蝴蝶,泪血染成红杜鹃”(宋.高菊卿《清明》)。

在今天,好在许多人已逐渐弃去烧纸钱的陋习。

 

来源:chinapress

Like Rojaklah Facebook!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