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风险增加!85岁老翁「吃粽子」进ICU⚡医生点出『这个疾病』很多老年人都有!
by |

端午节将至,家家户户都开始吃粽子了。不过由于粽子由糯米制成,在经过蒸煮后会变得黏稠,这时候老人家要吃粽子就要多加注意了!
85老翁吃粽子进ICU
根据《TVBS新闻网》和《ETtoday》报导,台湾一名85岁老翁和家人团聚吃粽子时,家人给他拿水配着吃,以为会比较好吞咽,没想到老温突然咳嗽、呼吸困难,造成吸入性肺炎,需要住进加护病房一星期!
高医神经部医生陈俊鸿指出,这是因为老爷爷患有“口腔肌少症”,因自然牙稀少、假牙不稳,咀嚼与吞咽功能衰退,误以为“配水吃粽”能减少噎食风险,不料反而酿祸:“吃的时候刚好又喝水又呛到,后来就引发一连串的吸入性肺炎,来住院做治疗。”

医生:老人家多做健口操
事实上,随着年龄的增长,60岁以后肌肉量每年就会流失百分之一。根据统计,台湾65岁以上的长者口腔机能退化,高达30%的老人家原本有的牙齿不到20颗,每10个人就有一位有吞咽困难的情况。
为了避免咀嚼功能下降,医生建议多做健口操,让口腔肌肉运动一下。医生进一步解释步骤,首先长大嘴巴做发音练习,两颊的咀嚼肌肉适合按摩,舌头伸出来往右摆、再往左摆,再绕一圈,避免口腔肌肉衰弱。

增加失智风险
陈医生也指出,口腔肌少症不仅影响进食与营养吸收,口腔衰弱者发生跌倒的机率增1.55倍、失智风险增1.8倍、罹患全身性肌少症与死亡率也明显提高。
常见的症状包括进食速度变慢、吞咽异常、牙齿松动、口臭及说话困难,严重者甚至“因噎废食”,会更进一步恶化身体机能。
因此专家呼吁,保持口腔健康是维持生活品质和延缓老化的关键,希望民众提升预防意识,提升中高龄者的口腔机能与生活自理能力。
大家在享受团聚时光时,也不要忘记提醒身边老人家,吃粽子细嚼慢咽,注意吞咽情况!
-以上文章由Rojaklah小编整理报导。
更多文章:
Like Rojaklah Facebook!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