饭碗不保⁉国外科学家预言⚡「这个行业」在未来3年可能『被AI完全取代』!
by |
随着AI的发展与普及,部分行业恐受波及,不少人担心自己的工作可能会这样被AI“抢走”。
对此,电脑科学家佩德罗(Vasco Pedro)指出,目前【这个行业】当中的人工约占95%,但在预计未来3年内人类参与度可能降至0%!
之后都会是AI翻译员?
综合媒体报导,近日推出AI大型语言模型(LLM)产品Widn.AI的Unbabel首席执行官佩德罗预估,未来3年内,「翻译行业」将完全不需要人类参与,完全进入「无人时代」。据了解,Widn.AI支持32种语言的翻译服务,同时也将实现全程无需人类参与的翻译流程。
佩德罗先前认为,尽管AI已经崛起,但机器要像专业翻译员一样翻译语言,始终需要人类的参与。但是当他看到翻译平台新创公司Unbabel举办比赛,针对公司最新AI模型与人工翻译员进行比较时,发现人类在翻译领域的参与度“濒临终结”。
随着AI技术的发展,翻译过程中人类的角色正在日益缩减,只有少数极具挑战性的场景仍需人工参与。佩德罗预测,3年后可能会出现所有翻译任务都由AI完成的现象,而人类的角色仅限于确保翻译内容被正确传达至合适的位置。
超越人类 只是时间问题?
在Unbabel测试中,人类与机器译者被要求翻译各种内容,从随便的文字讯息到密集的法律合约,还有Marcus Aurelius所着《沉思录》旧译本中的古老英文。从结果来说,Unbabel的AI模组完全不落下风。
透过追踪翻译品质的Multidimensional Quality Metrics(多维品质度量)框架衡量,如果人类精通2种语言,同时是领域翻译专家(比如处理合约的专业法律译者),人类表现会比机器更好。但即使如此,佩德罗依旧认为2、3年后,机器可能就会超越人类。
报导也提到,目前在AI翻译领域中,Google翻译、德国初创公司DeepL等的多家重量级公司,也在大力发展多语言处理的LLM技术。
不过,翻译长期都在“透明度”(transparency)与“保真度”(fidelity)之间挣扎。究竟是要选择完全照原文翻译,还是考量目标受众的感受进行翻译呢?Google翻译研究员也说,翻译工具对于探索世界非常有用,但它们只是一种工具,无法取代人类学习语言的经验,例如真正了解其他人的出身,了解不同地方是什么样子。
-以上文章由Rojaklah小编整理报导
相关文章:
Like Rojaklah Facebook!不出门也能知天下事~